close
■中國新聞周刊/徐智慧報導
December 18, 2012 06:00 AM | 2831 次 | 0 0 評論 | 4 4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翡翠灣農場裡,孫德瑋跟前去參觀採摘的客戶聊農場前景。(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鄧元春攝影)
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翡翠灣農場裡,孫德瑋跟前去參觀採摘的客戶聊農場前景。(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鄧元春攝影)
有機農業的知情權是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礎。(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CFP圖)
有機農業的知情權是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礎。(取材自中國新聞周刊/CFP圖)
在食品安全問題積重難返之時,綠色有機商品受到消費者追捧。(新華社資料照片)
在食品安全問題積重難返之時,綠色有機商品受到消費者追捧。(新華社資料照片)
 
 
在食品安全問題積重難返之時,有機農業被視為潛力無窮的金礦。然而,市場上的有機農產品魚龍混雜、真假難辨,行業內又缺乏自律和監管。於是,農場主自發打假,在有機農產品市場的一池深水中激起千層浪。打假先鋒孫德瑋,便是其中最具爭議的人物。

2012年,孫德瑋這一年只做了一件事:有機農產品打假。

近乎瘋狂的有機食品打假,給孫德瑋贏得了農場主「公敵」的稱號。其實他自己也是一個按照自然農法耕作的農場主。

農場主「公敵」

2012年從春到冬,孫德瑋一刻不停地揭露其他農場的「造假」行徑,假有機豬肉、假有機雞蛋、冷藏不達標的巴氏牛奶、私屠濫宰、轉基因飼料……包括小毛驢市民農園、樂活村、有機農夫市集這樣的業內標竿都成為他攻擊的目標。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戰士」,在有機農產品市場魚目混珠之時,必須挺身而出,像捍衛真理一樣捍衛「有機」二字。

午後的陽光打在孫德瑋的臉上,臉上濃密的絡腮鬍子只刮了半邊,對第一次見到他的人來說,構成一種無法言喻的視覺衝擊。

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大北塢村一個種植竹林的農家院,就是孫德瑋的住所。他和一對流浪狗母子已經在這裡住了三年。附近不遠,就是他擔任總經理的翡翠灣永續農場。2008年,他和幾個朋友合夥開辦這個按有機體系運作的農場。彼時,北京近郊的有機農場剛剛興起,總數不到十家。而在短短三年時間裡,已經發展到近百家。

有客人來時,他會打開電暖氣,把椅子挪到陽光照得到的地方,一邊喝茶,一邊用兼有邏輯、情緒、書面化的語言侃侃而談。

「先當隻飛蛾」

在孫德瑋看來,他的有機市場打假來得自然而然,由「眼裡揉不進沙子」的天性所支配。2012年5月,孫德瑋應邀參加北京回龍觀的「慢農夫市集」。賣菜之餘,他去查看其他農場主帶來的產品,發現某牛奶廠家銷售的巴氏消毒奶在陽光下曬了兩個多小時。他質疑對方,巴氏牛奶的保存溫度應該是攝氏6至8度,而當時的氣溫已經高達20多度。

他一時性起,把手伸到運牛奶的冷藏箱內試了試,感覺溫度也達不到標準。於是,語帶激昂地向在場所有人指出這一問題。

不僅如此,他把這一情況寫了博客發到網上,翡翠灣農場的合夥人閱後給了他一點忠告,「假有機一定要打,即使是指名道姓也不怕,但要穩準狠,一招致命。」這位合夥人同時也表達了擔憂,這樣下去,翡翠灣會和兄弟農場交惡,不利於在行業內的發展。

孫德瑋回答說,食品安全無小事,無論是假有機,還是食品質量問題,都是天大的事。「揭發」假有機,只要引起消費者警醒就達到目的,「必須先當一隻飛蛾。」此後,他越加不顧情面地揭發生產假有機和虛假宣傳的農場。

由於翡翠灣種了十畝黃豆,準備生產石磨豆漿。孫德瑋得知,北京只有鳳凰公社公開叫賣有機石磨豆腐,於是討教建設石磨豆腐坊的經驗。一天,他到鳳凰公社,和負責人一起吃過午飯後,進入豆腐坊工作間,孫德瑋疑惑地問,「石磨在哪兒?」負責人答道,「在陳列室。那個石磨不好用,只用了一次就放在那裡當擺設了。」孫德瑋更加疑惑了,「你們不是對外說是石磨豆腐麼?」答道,「嗨,那是宣傳。」

回家後,孫德瑋毫不猶豫地把他看到的鳳凰公社石磨豆腐「真相」寫入博客。

防濫用 砍掉「有機農夫市集」的頭?

接著,孫德瑋又盯上了更負盛名的「北京有機農夫市集」。自2011年8月創建以來,「北京有機農夫市集」每周舉辦一次活動,有40多家農戶、商戶、社會企業、NGO前來售賣自產的糧肉禽蛋等食品,孫德瑋也是其中之一。發展至今,有機農夫市集的成功超出創辦者的想像,每次市集都有上千消費者參與,銷售額達到15萬至25萬元。「東西都賣得巨貴,但眨眼就賣光了。」孫德瑋如是描述市集的火爆。

孫德瑋的得意之作是,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上,一次就發現了三家假冒有機雞蛋。今年5月的一次市集上,孫德瑋發現三分地、蒲公英、六合園三家商戶賣的有機雞蛋上,有明顯的「經緯線」,這是籠養雞下的蛋沿著斜道滾落留下的痕跡,是區別於散養雞蛋的典型特徵。

孫德瑋把情況報告給有機農夫市集組織者,結果只有蒲公英農場堅稱不是籠養雞蛋,「經緯線」是雞在兔籠裡下蛋留下的。另外兩家都坦白承認是籠養雞蛋。三分地農場的解釋是,員工誤把員工食堂吃的雞蛋當作有機雞蛋拿到市集,屬於員工失誤。

最終的處理結果是,一家商戶被驅逐,兩家商戶被點名批評,並向消費者公開道歉。此後,市集組織者也改進了工作方法,開始到各個商戶的農場裡巡查。

普通雞蛋的市售價格是每斤5元,而有機雞蛋則是每個二元至三元,價差七、八倍。孫德瑋說,「把籠養雞蛋當作有機雞蛋欺騙消費者,以獲暴利,這種行為近乎無恥。」

市集誠信遭挑戰

而由於有機食品的高價位,幾乎所有參加市集的商戶都打著「有機」的旗號,消費者則無法判斷真偽,只能憑借「北京有機農夫市集」中的「有機」字樣,對商戶的宣傳信以為真。

事後,「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創建者常天樂也開始猶豫,要不要把「有機」兩字去掉。「在一個普遍缺乏信任的社會裡,要維持好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農夫市集,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常天樂說。

孫德瑋覺得,在「有機」被濫用、冒用的市場上,應該砍掉「有機農夫市集」中的「有機」二字,不要讓消費者在事實上受到欺騙和誤導。但他對此並不樂觀,畢竟「有機」的頭已經架上去了,再砍掉恐非易事。境內「有機」市場本來就缺乏透明度,砍掉一個市集的「有機」頭,並不能解決整個行業的混亂。

發起知情權運動

孫德瑋近乎瘋狂的有機農場打假,使得原先友好的兄弟農場對他關起了大門。由於已經無法隨意出入兄弟農場,他現在無法得知那些農場裡發生了哪些違反有機生態原則的事情,這給他進一步的揭發、打假製造了困難。更糟糕的事,如今業內提到孫德瑋時,這個名字多少和「惡意競爭」建立了關聯。

孫德瑋對此卻看得很開。他今年40歲,放棄了部委工作到農村打工,本身就是一個極富理想主義的選擇。他表示,在翡翠灣農場的各個環節中,他都盡最大努力按照自然農法運作,「首先得讓自己挑不出毛病來」。

北京冬天漫長寒冷,供應的蔬菜品種受限,為了讓訂戶有更多樣性的體驗,他向山西一個有機農場訂購了有機土豆。關於這類信息,他也會向訂戶公示,而非標榜自產。

消費者的知情權,在他看來是行業自律的基本準則。農場的經營者,應該把各個生產環節公開透明呈現給消費者。生產過程應該公開透明,而不是對消費者關上農場大門。

「有機農業的知情權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孫德瑋說,他準備發起一場唐吉訶德式的「知情權運動」,在每個市集上散發宣傳單,讓消費者完整認識有機農業體系,告訴他們鑑別假冒有機農產品的方法。

「這次要和市集正面衝突了,但我不會沉默。」他說。

(大陸新聞組整理)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打假近乎瘋狂 有機農場裡的「唐吉訶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30541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