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廖淯樺:

      回過頭想想,我們現在真的已經很少和農田大自然接觸了,就連我們平常走的路可能都被鋪上了一層水泥,更別提到互有什麼互動,我覺得這種社區協力農業是一個讓我們有能夠跟生產者在拉近更多,我曾經聽過很誇張的是以為雞一生出來就沒有頭,這讓我很慶幸小時候的環境因為後面有一小塊地,所以還會看到隔壁隔壁鄰居養雞種菜等等,但是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每當老師問起自己的爸媽都從事什麼行業時,都不曾聽到過農業了。不知道我們台灣有沒有也是類似這種社區協力農業,但是可以親自也下去種菜,而不是給專門的農夫去種,雖然我最近有種一些小葉菜類,但是如果可以我想試試自己動手種然後再注來吃的那種成就感。

 

張   宸:

       我認為社區協力農業是一個非常好的體系,不但可以讓當地的居民吃到最新鮮的食物,還可以讓當地的居民了解到食物的生產及運動過程,且還可以避免有中間商在其中抬升價錢。

  我也認為人真的應該多多親近自然,並且能參與其中了解人與自然間應該是不可敵化的,應該是和平共處的。也因為了解食物的生產過程,所以我們會使用更自然的方式、無汙染、無傷害的方式來生產作物,也能使自己吃的食物更加安心!

  這就好像跟上次溪州的當地居民一樣,使用在地化的方式使鄰近的學校能吃到最新鮮的食物,不但可以為當地農民節省運輸方面的金錢,還可以幫當地民眾節省一部分的開支,這樣可以吃到無汙染的蔬果,還能夠與這著社區的認同及意識更濃厚。如果這社區意識更加濃厚,民眾熱烈參與,我想一定可以更快的克服所面臨的問題。

  像文中所說,每個社區協利農業都應該要不所不同,不該只是侷限在狹窄的定義中,因要有豐富的多樣性,每個社區協力農會有不同想法、不同的運作模式,追隨的價值等等……,如果能創造好的成果,我想他都是成功的體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99550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