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邱芷柔/九如報導〕蔬果農藥殘留問題頗受消費者重視,有機蔬果不僅認證過程限制多,價格昂貴更讓消費者卻步,九如鄉一群中年人在不景氣的氣氛下返鄉務農,透過農會輔導種植無毒蔬果,成為農民與消費者互惠互利的新推手。 木工、麵食老闆、美髮師、蝦農,紛紛轉行當農夫,九如鄉農會推廣股股長龔泰文說,這群年屆不惑的農民因為景氣差,加上父母年事已高,紛紛鮭魚返鄉種植蔬果。僅管成本高,這群中年農夫對於健康飲食及永續耕作相當有概念,三年來全力配合種植,成為農會推廣無毒蔬果的先鋒,原本種植無毒蔬果的農戶不超過五家,現在增加到二十幾家。 陳清華從蝦農變菜農,種植四分地菜豆田,他覺得無毒農業最重要的是堅持,因為成本高了一倍,但穩定品質就能維持收益;從美髮師變身果農的莊昆荃、麵食老闆變身高麗菜農的蔡宏龍也表示,無毒蔬果的售價比一般蔬果貴,但不會貴到像有機蔬果那樣讓人買不起,他們從中找到平衡點,讓農民與消費者雙贏。 被譽為兩棲農民的黃武東,夏天養石斑、冬天種蜜棗,原本是木工的他現在是蔬果班班長,黃武東說,有機農業必須依照國際認證標準,但依目前的環境,若要侷限於有機農業認證制度,實際運作上有困難,農會推廣的安全用藥可以被接受,無毒農業應該大力推廣。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