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自2008-7-09台灣立報
■徐世輝(企畫人員)
有機農業最近在台灣獲得相當多的注目。儘管,以台灣的條件,生產「純粹正宗」的有機農產品仍然有相當多的條件限制,不過,從主流媒體,到有志於此的從事者、消費者,幾乎都將有機農業賦予「小農對抗資本主義」、「自給自足典範」的想像。
然而,在台灣以外的有機農業發展,卻正面臨策略的轉折。原本採取小農生產、在地消費(buy local)的運作方式,很可能會開始向主流的商業機制取經,甚至靠攏。
主要關鍵還是在於生產與消費端之間的接合不如預期。這一方面是拜生產技術進步之賜,原本複雜、極重經驗傳承的農業生產,門檻大幅降低,於是,就連沒有接觸過農業的科技新貴、離農甚久的農家後代都可以快速入門。這使得有機農業的供給大為增加。再加上近年媒體鼓吹有機農產品對於健康的幫助,甚至將有機農產品的消費,與第三世界農民生存議題連結起來,更促成相關產品的消費風氣。
對於想要藉由有機農業來改革社會的團體而言,將有機農產品連結到在地消費、合作社運動的作法,應該是可行的方向。不過,西方近年興起的有機消費人口,不論是消費喜好、採購環境,都與社運團體的想像有些差距。
因此,近年成長最快的,反而是有機農產品藉由傳統的銷售通路,而形成的供應鍊;兩年前在美國爆發的有機農產品受到大腸桿菌污染的食物中毒事件,就顯示有機生產的小農,在缺乏行銷通路的情形下,只能變成傳統、大量生產農業體系中的小螺絲釘。
而最近歐盟對於肯亞政局動盪的關切,也讓人發現,有機農業不再是那種「小農」、「自給自足」的圖像了。非洲國家已經是歐洲有機農產品的主要來源地,歐洲業者透過契作、大量生產的方式,已經開始進行有機農業的跨國生產分工。
對於社運團體而言,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有機農業將不再具有進步意涵,而只是資本主義農業體系中的一個「類別」。但是,原有的消費合作社、有機認證標章的有機農產品銷售方式,它的發展性也面臨瓶頸。因為,這個作法與既有的主流通路之間的差異性有限,最終只能用道德訴求的方式,來鞏固死忠支持者的信心,而比較不能開拓出新的消費族群。
因此,有機農業面臨的轉折是,是要向主流的商業體系看齊,建立類似的供應鍊系統?或者,是要繼續在原有的「小農生產、在地消費」的結構下,發展出新的運作方式?這將是有機農業運動下一階段的焦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