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為工業之母,為了台灣經濟發展,早期政府就興建火力發電廠供應企業、工廠、民眾用電。台灣目前有十一座火力發電廠,由北到南分別是基隆市協和、新北市林口、深澳、桃園縣大潭、苗栗縣通霄、台中市台中、高雄市興達、大林、南部、澎湖尖山、金門塔山發電廠。
其中新北市深澳發電廠於2007年熄燈,深澳發電廠自1960年開始營運,歷史悠久的電廠其機組過於老舊,需要更新才能再繼續運行,火力發電廠其實是有一定的壽命,像是目前仍在營運的基隆協和發電廠在1976年成立,經過40年的營運,2017年得進行發電廠評估,決定是要改建還是停運。
而基隆協和發電廠由於是早期就興建好,當時人民對於環保議題較不熟悉,當時興建過程未遭受到抗爭,人民和發電廠和平共處。在基隆市的太白里可發現到,當地的牆壁藝術塗鴉,將協和火力發電廠當作是地方的觀光景點。
協和火力發電廠已成為基隆的地方觀光景點,當地的牆壁將代表發電廠的三根大煙囪做為藝術裝飾。
人民意識抬頭 起身對抗電廠
2005年,台灣電力公司計畫在彰化縣彰濱工業區興建「彰工火力發電廠」,消息一出,地方環保人士迅速組織「反彰火聯盟」,展開環境運動保衛戰,希望阻止一場恐會嚴重危害生存健康與破壞環境生態的開發案。
如今,彰工火力發電廠因為抗爭的關係而沒有蓋成,而政府希望台中電廠增設11、12號機填補原定計畫彰工火力發電廠的發電量。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直言:「一定要抗爭!」目前也只能用健康訴求,讓當地居民也一起起身對抗台中火力發電廠的擴建,火力發電對於人體的危害卻是一輩子,這是再多的錢都買不到的健康。
火力發電帶來電能,促使台灣經濟起飛。然而,對於環境和生態的為害卻也不容小覷,政府在施行能源政策之前,得替人民更仔細的考量,創造環保、經濟雙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