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補助用在農業太少
〔記者王涵平/新營報導〕縣議員劉桂妙昨天直批縣長蘇煥智未照顧農民,指南縣獲中央28億擴大內需補助,扣除農路建設後,能夠直接用在農業方面僅億餘元,根本就是「蘇政府看不起平地農民」。
擴大內需補助用在農業太少
〔記者王涵平/新營報導〕縣議員劉桂妙昨天直批縣長蘇煥智未照顧農民,指南縣獲中央28億擴大內需補助,扣除農路建設後,能夠直接用在農業方面僅億餘元,根本就是「蘇政府看不起平地農民」。
〔記者甘育瑋/花蓮報導〕花蓮好山好水,更有優質的單車旅遊環境,設有12處自行車道、總長約105公里,沿途風光明媚,花蓮縣政府說,博覽會各展覽景點可以鐵路、公車、自行車串聯成「綠色人本」運輸網,歡迎民眾來體驗。
花蓮地區有3個重點展覽區,分別是花蓮市、壽豐鄉、瑞穗鄉,民眾可在花蓮市搭乘觀光巴士飽覽市區景點,再從花蓮火車站搭台鐵到壽豐、瑞穗,在當地可轉搭接駁列車觀光,或騎自行車進行深度旅行。
〔記者甘育瑋/花蓮報導〕行政院經建會副主委黃萬翔及宜蘭、花蓮、台東縣政府代表,昨在花蓮共同為東部永續發展博覽會活動揭幕,邀請民眾到東台灣享受慢活步調,進行生態、文化體驗與深度旅遊。
東部永續發展博覽會是由經建會補助宜蘭、花蓮、台東縣舉辦相關活動,活動自本月6日至28日在東部3縣市陸續展開,23天的活動期間將以深度、主題、生活化的旅遊方式,集結資源、行銷東部休閒農業、文化創意,活絡東台灣觀光旅遊產業,昨在花蓮正式拉開活動序幕。
〔記者王涵平/新營報導〕耶誕節,縣府將以稻米為設計主視覺,在縣民廣場布置的公共藝術裝置 「深耕‧慶豐收」,強調台南縣有機農業的生命力。
裝置以農村社會時代所見的古亭畚,稻米收成後所見的稻草堆(草桴)、農村農作物豐收冬藏的景象為主,全來自無米樂的故鄉後壁鄉的有機米。
老師帶頭當農夫
〔記者楊美紅/新化報導〕新化高中校園闢有機農園,生物老師邱仁興帶領學生開闢不噴灑農藥、實施生物防制法的菜園,園內種植絲瓜、牛蕃茄,希望將有機概念推廣到校園內,引發學生愛護地球,珍惜大地的理念。
〔記者王涵平/後壁報導〕無米樂體驗園區昨日慶豐收,縣長蘇煥智參加割稻,當場宣佈參加稻田認養活動,而80歲崑濱伯昨日一度因中暑身體不適,突顯新農傳承稻米產業的重要性。
無米樂提升稻米品質促進會昨日在「入榖無米樂體驗園區」舉辦稻米收割儀式,縣長蘇煥智帶領3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稻田認養人,頭戴斗笠、手持鐮刀,將認養稻田的稻米全部收割。
全球棉花田約佔所有農作物面積的三%,農藥使用量卻達四分之一,還會使用殺蟲劑、除草劑、採收前的落葉劑等。有機棉強調在施種、採收過程依循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等有機農業規範,約四成五的有機棉產自中東、三成產自東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
有機棉花採收製造加工時,不過度混紡、混織,不使用螢光增白劑、含甲醛、苯、氯、重金屬等藥劑或染料,並通過認證機構如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瑞士有機紡織品認證機構(IMO)的認證,可稱為有機紡織品。
〔記者羅欣貞/高樹報導〕高樹青年許哲榮專科讀食品科學,後赴加拿大唸大學,取得電腦學士學位,還在當地找到工作,但因為父母長年投入有機農業,為接續這份理想,去年他返鄉,協助父母規畫有機農場,要深耕台灣土地。
61年次的許哲榮,是土生土長的高樹人,在國內完成專科學業後,前往加拿大唸大學,主修電腦等相關科系,畢業後更順利就業,但想起在故鄉為理想打拼的父親,他終究還是收拾起行囊,回到台灣。
〔記者劉婉君/麻豆報導〕健康、養生觀念抬頭,有機蔬果消費人口日漸增加,曾文社區大學的有機農業實作班一推出就爆滿,邀請專業農民指導,從製作有機肥到種植各類蔬果,全部自己來,既能節能、減少廚餘,還能吃得健康。
曾文社區大學上學期首度推出有機農業實作班,就獲得熱烈迴響,原本預計招收1班15名學員,來了28人報名,為了學習有機栽培的方法,一群退休老師、大學教授、上班族,於假日脫掉襯衫、西裝褲,拿起鋤頭跟著專業農夫下田去。
〔記者佟振國/仁愛報導〕近年來,有機農業吹向偏遠的原鄉部落,仁愛鄉萬豐村曲冰部落去年有民間團體推動「樂活田」計畫,與農民合作栽種無化學肥料、農藥的有機米,吸引近百位民眾參與認養,讓部落有機產業獲得支持,還將白米轉贈給慈善團體,讓「樂活田」的愛傳出去。
近幾年來,埔里鎮潘家宜在埔里、仁愛地區推廣栽種有機稻米,去年則是轉介民間團體在仁愛鄉萬豐村曲冰部落,推動「樂活田」計畫,與部落居民合作栽種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的稻米,支持部落的有機產業。
記者林文雄/專題報導
花蓮縣政府自2004年推動無毒農業政策,從當年徵選30農戶參加,至今已有368農戶、生產面積超過600公頃,累積產值達14億元,並計畫3年內還要取得國際認證,進軍國際市場,雄心不小。
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蔬果、稻米的價格,無論是上揚或是下跌,總是讓農民叫苦連天,栽培有機農業的農民卻少有這樣的問題,不僅始終能保有一定的利潤,還有人信心滿滿地瞄準中國市場準備大賺一筆,完全無懼於中國農產品可能大量傾銷台灣的威脅。
宜縣府 推出認證標章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釋迦報到!台東地區農會知本、建和、康樂3個集貨場、8個產銷班昨天同步開辦共同運銷,不過受到鳳凰颱風刮風下雨影響,3、4成釋迦果皮擦傷、變黑,嚴重影響賣相、價格,讓農民心淌血。
昨天知本、建和、康樂3個集貨場共同運銷的釋迦約7、8噸,產量雖有限,但農友開心地分級稱重、裝箱,希望今年釋迦價格開出紅盤。
〔記者楊宜敏/宜蘭報導〕宜蘭縣是個魚米之鄉,盛產農漁特產,不少更具全國知名度,像是三星蔥、三星上將梨、冬山文旦柚及南方澳的黑鮪魚跟鯖魚。不過,宜蘭還有其他品質優秀的特產,也很值得介紹給消費者,只是比較缺乏宣傳的管道。
縣長呂國華昨天在農漁特產嘉年華活動中,推薦了冬山鄉農會研發的胚芽米香皂、有機茶葉,還有羅東鎮農會輔導生產的養生皮蛋;此外,蘇澳鎮的紅麴醬、紅麴米糕冰跟紅麴麵,冬山鄉的柚子茶跟有機茶葉,三星鄉的上將梨、有機米跟青蔥,及宜蘭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輔導的有機烏龍茶跟有機紅茶,也都值得一試。
〔記者楊美紅/永康報導〕有機農業正夯,南台科大昨天舉辦有機栽培的培訓課程,進行「有機作物栽培研習及資材展示」,邀請許多具有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參與,讓農產學界深度交流。
南台科大「生技產品試量產暨產品功能性評估技術研發中心」指出,台灣推廣有機農業約13年,校方首次舉辦培訓課程,強調以有機肥料及生物農藥等非化學性的物質,作為土壤肥培管理與植物病蟲害管理的主要資材,讓消費者不用擔心健康問題。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全盛時期曾有12名單親爸媽,共同在吉安鄉福興村打拚出「花田喜事」有機農場事業,但有機農場經營不易,加上政府擴大就業補助只到去年底截止,今年起,農場得完全靠農產銷售所得支付薪水,也讓農場的「專職單親農夫」剩下2人。
專案經理趙子崙說,最近除了和國光商工合作開辦職訓班,也對外徵求「認養戶」,每月每戶只要2000元,就能每週獲得宅配配送1箱有機蔬菜,內含5種(每種約1台斤)有機蔬菜,如絲瓜、空心菜、南瓜、四季豆、玉米、番茄、花生等等;歡迎全國各縣市民眾報名,幫助單親爸媽栽培有機農業,電話(03)853-3007、0910-355007。
〔記者廖雪茹/竹縣報導〕新竹縣和興國小等3所學校,每週有一天「有機日」,食用尖石的有機蔬菜,透過產地直銷減少剝削;校方並進一步發展有機堆肥、有機菜園及有機花圃,讓小朋友吃得健康又親身體驗,打造親師生之間的互動園地。
有機營養午餐 部落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