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 記者黃佳琳
客家農村面臨大量人口外移,為了生計,新一代的美濃客家年輕人,都只能走出去;但出去了,不代表不回來,而是希望回鄉時能帶著更多的新知,改變已面臨殘破的家園。
身為新一代的客家人、成大都市計畫研究所畢業的溫仲良於二○○二年返鄉時,發現傳統的客家庄因農業不再受到重視,文化已慢慢流失,他和一群美濃愛鄉協會的年輕人從守護田庄圳溝開始,夢想能改造新型態的客家農村。
多方建言打拚 不畏流言蜚語
農村存在與否,不僅是政府施政時,總體經濟上三%的帳面產值,或是國家糧食自主性等問題,更嚴重衝擊著客家文化是否能夠延續下去的關鍵。
水圳,更是農業的命脈,當農業不再受到重視,農村跟著萎縮,水圳的重要性也會隨之退位。保護水圳,才能救農業!
「只要能救起美濃的農業,被笑傻瓜也沒關係!」除了在農會及社區大學講授新知外,溫仲良還擔任行政院客委會「客庄生活環境調查計畫—美濃水圳調查」計畫負責人,平時還得忙著接待由外地到訪關心美濃的專家學者,甚至投書報社點名政府在農村水圳規劃上未盡妥善之處,讀書人敢說直言的風骨表露無遺,更讓他成為美濃「後生」的精神領袖。這股愛鄉的拚勁,卻也不免落人口實,批評他「只是想紅!」
「面對流言蜚語,除了一笑置之,實在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溫仲良認為,美濃和其他農村一樣,也面臨著子弟外移的嚴重問題,老一輩逐漸凋零,廢耕的農地愈來愈多,當政府開放外界自由購買農地建造農舍,觀光休閒雖帶來人潮和商機,對水圳的污染和影響卻是逐漸加深。
兒時圳溝再現 發展有機農業
溫仲良剛回鄉那年,客家農村已落夕陽之幕,水圳不再是用來灌溉農作的利器,清澈的圳溝水及錯綜的管線,反而成為農民們易於清洗大型農具機械的免費「洗車機」,帶著油漬的流水,有時還會漂來保特瓶罐。「污染不僅來自於觀光遊客,更不被自家人所重視!」
「水圳的美好,是每個美濃人難忘的回憶」,溫仲良說,孩子們在炙熱的午後褪去衣物,在圳溝裡打起水仗消暑;婦女則在黃昏時一起出動,排列在大圳旁利用乾淨的清水洗滌衣物,順道聊聊是非八卦,增進彼此間的感情;更別提負責家計的男人,早晚關注著圳水的流向與流量,深怕一不注意,整年的收成就此泡湯。
但如何以水圳所代表的文化為核心,減少客家農村轉型為觀光時所帶來的衝擊,在傳統與現代化競爭間取得平衡,正是溫仲良目前所面臨的挑戰。
「美濃保有全台規劃最佳的水圳。」溫仲良邊說邊伸手撈起圳溝裡的塑膠袋。日治時代日本人發現美濃在荖濃溪沖積下,留有最佳的土壤生態,加上地勢較低,地下水源豐富,可發展為在台糧倉。
美濃曾以供給大高雄四分之三的稻米產量奪冠,台灣外銷日本的越光米,其食味值為七十五%,而美濃稻農們未經刻意種出的稻米,食味值就高達八十%以上,更不用說去年奪下全台稻米評比冠軍、食味值高達九十%的美濃有機米。
新型態的農業,以有機和精緻農產品兩項為大宗,但污染的水圳,是無法種出有機食品的,更何況「有機」等於「賣相差」,更不可能成為市場上熱門暢銷的外銷品。
溫仲良表示,稻米沒有美醜問題,且美濃的水圳採「並聯」式設計,就算上游的農田遭到污染,下游的農田也不會受到影響,剛好能克服污染問題,最適合有機米發展,更因保存農業發展機會,避免客家文化傳承遇斷層。
幾年努力下來,美濃水圳已漸漸長滿水草,有時還能見到大肚魚穿梭其中,「兒時記憶的水圳回來了,但還沒達到最佳狀態。」溫仲良除了繼續推廣有機農產的種植外,並希望藉由重新塑造水圳景觀,串聯觀光人潮與在地客家人、觀光和農業間的融合,將逐漸面臨凋落的傳統客家文化,用年輕人的新視角重新包裝。
推廣親水行程 觀光也重環保
「既然無法阻止觀光帶給水圳的污染,那麼只好透過良善的規劃,儘可能達成雙贏!」溫仲良計劃在美濃水圳推出「慢遊」親水行程,遊客可藉由腳踏車或步行的方式,搭配專業解說員的指導,從農村最重要的基礎點看起,讓遊客或是在地人重新認識水圳的重要性。
「推廣的路充滿艱難和阻力,但就是因為愛這塊土地,我們才會回來!」溫仲良說,大家都走了,誰來照顧這塊土地,這裡是我們的家,土地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家破了可以重建,但根不能斷;如果水圳能再次把美濃人團結起來,即使再多的責難,他絕不會放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