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何萬修 (202)
- Jan 02 Wed 2013 23:02
博碩士當農夫 開創農業新境界
- Jan 02 Wed 2013 23:02
何明輝 回鄉築夢「機」會教育
記者張存薇/專訪
「對老人家來說,要引進外地遊客到部落消費簡直是天方夜譚!」南島文化觀光交流協會理事長何明輝為了打造故鄉桃花源,從有機教育做起,寫計畫爭取經費、帶領族人親身體驗,自然生態村的基礎已在大武鄉南興社區扎根、茁壯。
- Jan 02 Wed 2013 23:02
知賀生態園區 體驗無毒農業
〔記者張存薇/大武報導〕打造偏遠大武山區的希望工程,台東縣南島文化觀光交流協會在南興村營造「知賀生態園區」,理事長何明輝指出,園區以無毒農業、資源回收、生態體驗為主,目標是邁向觀光、文化傳承兼具的自然生態村。
何明輝說,「知賀」是他排灣族家族姓,園區占地約廿公頃,目前已開發一半面積,包括無毒示範農業區、資源回收區、家禽區、露營區及步道區。
- Jan 02 Wed 2013 23:01
就任滿月 陳文雄到台東 拓展有機農業
記者張存薇/專訪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文雄昨天就任剛好「滿月」,他指出,台東適合發展有機農業,包括良質米、茶、釋迦、金針、洛神葵等,都是有潛力的作物,農改場也會竭盡所能為農友提供相關技術諮詢。
- Jan 02 Wed 2013 23:01
鴨間稻 成效一級棒縣府辦觀摩
〔記者王涵平/後壁報導〕南縣連獲冠軍米與十大經典好米之後,積極推廣有機稻米種植,「鴨間稻」耕種農法成效良好,縣長蘇煥智將在本月中旬邀各界觀摩成果。
縣府表示,有機農業已列為南縣施政重點,南縣好米去年獲得全國稻冠軍米、今年也獲十大經典好米,獲獎農民皆來自芳榮碾米廠稻米產銷班,今年起更配合縣府積極推廣有機稻米,率先在有機稻米專區採行「鴨間稻」耕種農法,成效良好,預定十六日在菁寮農民陳英珍示範田辦理觀摩會。
- Jan 02 Wed 2013 23:00
廣興國小學童 學農夫下田去
〔記者陳文嬋/美濃報導〕美濃鎮廣興國小承租校園附近兩塊農地,開辦有機農業體驗活動,昨日中高年級學童兩百多人在敬告伯公祈求豐收後,戴著斗笠下田栽種白玉蘿蔔,製作稻草人驅趕麻雀,認識地方農產文化。
校方利用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領域指導學童白玉蘿蔔生長習性、種植方法等,同時善用校園落葉,堆成腐蝕土充當肥料,讓低年級學童以保麗龍栽種白玉蘿蔔。
- Jan 02 Wed 2013 23:00
<台灣大戲院> 無米樂之最遙遠的距離
- Jan 02 Wed 2013 22:59
鹿野高台 成立有機茶葉產銷班
- Jan 02 Wed 2013 22:59
有機農業達人─彭武麟 留給孩子自然美
記者黃明堂/專訪
把螢火蟲裝進透明的花瓜玻璃罐內,幾個小孩躲進被窩超級比一比,看誰的罐子最亮!這是彭武麟的童年回憶。現在,他帶著自己的孩子夜入叢林近距離接觸螢火蟲,將野外經驗傳授給孩子。
- Jan 02 Wed 2013 22:57
南台灣首座集村農舍 慶成
〔記者陳逸民/南縣報導〕南台灣第一座「集村農舍」,昨在善化鎮慶成;縣長蘇煥智致詞時強調,買別墅、送農地,希望入主集村的新貴們,也能從事有機農業、開拓新視野。
蘇煥智表示,南縣首座集村農舍,鎖定南科的科技新貴,以善化糖廠大門口前方基地,為第一期建案區;農舍只佔百分之十,還剩百分之九十農地可以耕作。他鼓吹新貴住戶,記得為自己農地,推廣有機農業、打開生活新視野。
- Jan 02 Wed 2013 22:57
有機初體驗 螳螂放菜園
〔記者蘇福男/岡山報導〕身手矯捷的螳螂,變成有機蔬菜園的嬌客!
岡山鎮農會四健會為推展農業新觀念,針對鄉村青少年舉辦四健螳瓢魅力體驗研習,教導學童飼養螳螂、瓢蟲,昨天並將螳螂帶到有機蔬菜園釋放,成為菜農抓菜蟲的好幫手。
- Jan 02 Wed 2013 22:56
獎勵有機農業 明年給補助金
〔記者傅潮標/苗栗報導〕毒奶粉事件使消費者對食品的安全更為重視,縣府縣務會議昨天通過獎勵有機農業方案,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將提撥300萬元經費補助有機農戶非稻作每公頃10萬元,並協助行銷。
縣務會議昨天審議通過「苗栗縣有機農業推廣獎勵原則」,明年度編列300萬元預算辦理,以減輕有機農戶生產成本,達到有機農業面積拓增的目標並維護農業生態環境及永續發展。
- Jan 02 Wed 2013 22:56
有機認證標章
國內有機農產品標章的認證,農委會在95年委託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及台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等4個單位進行驗證,獲得驗證通過的農產品須有CAS及驗證機構雙標章,目前只開放稻米、蔬菜、果樹、茶葉等項目進行有機驗證。(記者盧賢秀)
- Jan 02 Wed 2013 22:55
【楊成武】做堆肥水淨化 有機農場無污染
記者盧賢秀/專訪
基隆七堵農家子弟楊成武,自力在七堵山區開闢耕作有機農場,今年通過驗證成為轉型期農友。楊成武自己做有機堆肥(左圖,記者盧賢秀攝)、淨化水質、耕作,產量並不豐,不過他的農場不是以生產農作物為主,而是作有機農業推廣教育。他說營造1個健康、天然的環境,才是最根本工作。
- Jan 02 Wed 2013 22:54
罹癌碩士闢農場 收容遊民
下鄉投入有機農業
〔記者陳界良/苗栗報導〕38歲的台大園藝所碩士羅文祥,2年前發現罹患大腸癌後,體悟「健康與幸福」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決定下鄉投入有機農業,曾輔導遊民農耕的他,深知遊民處境,邀遊民等弱勢族群加入,有機農場不僅是他人生重新出發的基地,也是遊民溫馨的避風港。
- Jan 02 Wed 2013 22:53
無機人賠錢 以名自嘲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名字就注定了命運?!南投縣中寮鄉民吳基任種蘭花和做有機農業都認賠出場,他常自我調侃「父親叫『無蘭富』,我是『無機人』,當然不能碰『蘭花』和『有機農業』。」
中寮鄉清水村最近有人嘗試種植有機香蕉,卻發現成效不佳,親友笑稱:「村裡有人叫『無機人』,有機當然做不起來!」這名被大家調侃的「無機人」就是吳基任,多才多藝的他,除經營清城農莊,還會蓋小木屋、做景觀設計,為人風趣幽默,經常拿自己開玩笑。
- Jan 02 Wed 2013 22:53
政策轉彎/產銷履歷 改選擇性推動
明年預算還減編6000萬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毒奶、毒火龍果事件,使得國人對農產、食品安全格外注意,不過,新政府上台後,農委會宣布產銷履歷「選擇性」推動,明年度預算還減編近六千萬元,部分賣場、超市的產銷履歷查詢機也多半處於當機狀態。消基會批評農委會罔顧消費者權益。
- Jan 02 Wed 2013 22:52
微風市集 你農我農博感情
〔記者朱有鈴/高縣報導〕明天下午3點,一起到婦幼青少年館「微風市集」,聽農民的故事、買新鮮的蔬果,加入綠色環保行列吧!
高雄縣政府婦幼青少年館「微風市集」滿周歲了﹗一年來,市集提供在地生產、在地直銷及自然農法耕種的農產品,並由生產者親自上陣。目前已有40多個攤位,民眾在市集中不僅買到產品,也與農民交換生產知識與土地智慧,面對面博感情。每項產品、每位生產者的笑容裡,傳遞的是對理念的堅持、對土地的熱愛。
- Jan 02 Wed 2013 22:51
來縣府廣場 品嘗台東咖啡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讓台東在地咖啡飄香,縣農會、縣府昨天聯合舉辦「台東精品咖啡豆」促銷活動,邀請鄉親品嘗台東咖啡的好味道,更支持在地的新興農業。
縣長鄺麗貞指出,日治時代台東就有不少地方種咖啡,目前台東共有6個咖啡產銷班、種植面積超過百公頃,其中有4戶農友更申請到有機農業認證,咖啡是台東很有特色的新興產業,縣府將與農會、農友攜手打拚,將台東的好味道行銷出去。
- Jan 02 Wed 2013 22:51
賣未認證有機農產 最高罰30萬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未來宣稱「有機」的農產品,統統要經過認證,否則將開罰!
「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去年初三讀通過,兩年緩衝期即將屆滿,農委會決定從下月二十九日對違法業者開罰,如果宣稱有機,而未經驗證者,最高可罰三十萬元,如果冒用標章可罰到一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