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台中市共有二百卅五座候車亭,三分之二在原市區,原縣區民眾常抱怨候車環境不佳。公共運輸處表示,候車亭設置有一定條件,已請各區公所提供適合地點,再視當地實際需求設置,並希望從明年起每年至少編列二千萬元增設候車亭。
原縣區的候車亭尺寸較市區制式候車亭略小。(台中市公共運輸處提供,記者張菁雅翻攝)
縣市合併後,原縣區公車路線增加,但候車亭比市區少很多,引起乘客抱怨。公共運輸處長王英泰指出,原縣區由縣府設置的候車亭共八十座,原市區則有一百五十五座,問題在於原縣區很多地方沒有人行道。
王英泰表示,根據「市區道路設計規範」,人行道的通行空間必須維持一.五公尺,而候車亭寬度約五十公分,因此寬度二公尺以上的人行道才能設候車亭;沒有人行道的地方,候車亭必須設在路外,就牽涉土地使用問題,設置處必須是公有地或取得土地使用同意書。
公共運輸處今年爭取到五百七十萬元補助,增設十八座候車亭,地點都由各區公所提供,要符合設置原則,同時具需要性。
明年將設72座 因地制宜兩種規格
王英泰表示,明年已編列二千三百萬元預算,可以再設置約七十二座候車亭,未來希望每年至少二千萬元的規模,逐年增設候車亭。
候車亭設備包含路線圖張貼板、公車動態LED顯示系統、座椅、照明。由於原市區的人行道多數比原縣區來得寬,新設的候車亭因地制宜,也有兩種規格,原市區制式標準候車亭尺寸較大,造價卅三萬元,原縣區長寬高都略減,造價卅萬元,材質都是不鏽鋼。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5/today-center7-2.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