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郭居儒
心得:
在看完「你在浪費食物嗎?」之後,讓我想起小時候父母時常告誡我們:「東西要全部吃完,不能浪費」。當初單純覺得不浪費食物只是因為那些都是辛苦賺來的錢買的,年歲增長後才慢慢了解到食物的「消費」背後牽扯到足以影響整個世界的運作。而我們每浪費一個麵包,就會有另一個人因飢餓而受苦。
影片中提到一個造成巨大浪費的關鍵:超級市場。在已開發國家中,因為消費水準的提高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所以大型生鮮超市和賣場開始迅速成長,可是為了在整個營業時段都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架上總是規定必須全部滿架,無論供應量是否滿足了購買量,甚至是大大超過也得照辦。我曾有過在賣場工作的經驗,所以對此留下很深的印象,那些逼近保存期限的東西要是降價促銷不掉的話,即使還沒到其保存期限照樣全數丟掉,更誇張的是一些肉類、魚類、和蔬菜水果,每當外包的回收車來時總是一箱一箱的倒到車裡。
除此之外超級市場和超商還有一個嚴重的浪費問題,他們耗費了許多能源。不管是24小時不打烊的照明,還是充斥賣場的冷氣,皆耗費可以供應數百戶人家所需的電力,更別提冷氣所引起的環境議題了。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明顯感受到物價的改變,箇中原因一為近幾年各種原物料價格因產量和需求問題不停上升,另一原因就是中間商人的剝削,像是颱風過後蔬菜價格會水漲船高,可是農民卻沒有賺更多的錢,甚至虧本賣。大盤及中盤批發商把持了整條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從農民到消費者,況且購買本國內的產品,明明應該相對便宜,價格到消費者手上卻翻了數倍。
影片中美國有一種CSA合作社,讓生產者能夠直接與消費者進行交易與互動,不但消費者可用較便宜價格購買所需,生產者也不會被壓低成本,更可降低過程的運輸和店面耗材,令我想到小時候的柑仔店,這種生活型態還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姓名:廖淯樺
心得:
看完這部片子真的很驚訝原來有很多的食物是這樣被白白的浪費,這讓我很反省自己以前對於食物也常常浪費了,也太容易相信包裝上面的有效日期,但是讓人痛心的就是大海中的資源已經逐年減少了,但是現在還是持續在大量捕抓,今天我到學校附近一間商店去購買東西,因為這間店賣的都是即將到期的商品,可能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太相信包裝上面的有效日期,所以看到店內還特地貼了一張解釋即期品是什麼意思,希望顧客能夠安心食用,讓我震驚的是老闆跟我說我買的這包餅乾大概還有兩三個月才會過期,沒想到這商品已經被下架了,我相信這東西可能已經被放在這間商店已經一段時間了。
我想就算大賣場旁邊會賣特價得即期品但是我相信很多消費者的觀念也還是會存在著”那是別人不要的”,我在看YOUTUBE上面的連結我發現人數沒有很多代表還是很多人不知道,我想可以發起類似這種拒絕浪費食物的議題,利用現在方便的網路方式(例如在FB發起活動)我想應該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很多食物最後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再來就是可以寫關於食物被浪費的教案,從教育開始做起雖然這是以種比較慢的方式,但是如果讓小朋友從小就知道這種觀念我相信對未來一定可以改善。
姓名:張宸
心得:
看完影片後會有種遺憾,我們生活在如此文明、豐渥的社會,但浪費最多資源的確是我們這些較為先進的國家。我們真的不夠珍惜我們現有的資源,為了利益中盤商為了促進消費而逐漸縮短食用的保存期限,而我們也盲目的相信沉默的數據,而不相信我們自己的感覺,不管是從大飯店,超級市場還是一般的家庭廚房依然可以吃的食物,最後卻是進了垃圾筒。
我們的選擇太豐富、太多元,使得我們這些消費者也會選擇賣相佳的商品,為了迎合我們這些如此挑剔消費者,中盤商也開始訂定些不合理的規定,例如小黃瓜一定不能彎!馬鈴薯不能過大等等……。而不及格的商品不是直接丟掉,就是放著腐爛,我只能說我們的社會真的生病了!
也因為我們貪圖方便而從鄰近的市場、商店購買商品,因為我們的懶惰而使得中盤商藉此將低廉的商品以高價給我們這些消費者,形成了物價節節高張的情況!
減少資源也許可以從小地方做起,例如選擇是量的用餐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我也認為回收食物是很好的活動,雖然耗時又耗人力將實務層層把關,但多多少少能夠幫助一些人較窮困的人,也相對的減少一些資源的浪費!
姓名:呂允中
心得:
這支紀錄片所提到的許多狀況是超出我的想像的,諸如浪費食物是造成臭氧層破洞的兇手之一、浪費食物是全球連鎖超商與速食店的共同默契,而且有許多造成浪費的原因是完全不合乎邏輯的,英國曾經做過深入統計,得到的數據令人咋舌: 每年有一千五百萬噸完好的食物被丟棄,包括四億多個未開封的優格、1.6億個蘋果和2.6億個麵包。
這些明明可以吃卻在超市被大量浪費的食品原因來自於生產廠商不斷縮短賞味期限,這一方面來自廠商的謹慎(怕萬一消費者吃出問題,官司賠償不完),但是另一方 面也來自於當保存期限愈短,消費者會丟掉得更多,當然也就會買得更多,這也意味著營業額更高,利潤愈大了!影片中有位心理學家分析說,賞味期只是為了讓人 們可以心安理得的扔掉食物,好繼續出門購買東西。
我自己也親身體驗過這種感覺,高三的暑假我選擇在7-11打工,每天一定要做的例行公事就是清點即期商品,還不是到期或過期,而這些東西其實通通都還可以吃,大概兩三天就可以累積成一大麻袋的食物,然後再交給收垃圾的人員,不准員工帶走。雖然當時我並沒有這支紀錄片給我的知識,但我也覺得這件事情本身是不對的,問了之後得到的答案也是怕出問題所以不能拿去做其他的捐贈,所以我就會偷偷的拿走那些商品,在7-11打工的一個月內我三餐吃喝通通不用花錢,還可以帶回家給家人吃,省下不少開銷。
想想這些資源如果可以分給台灣各個角落有困難的家庭,會是一個多大的幫助,而且現在明明就有種東西叫切結書,若是簽定切結書,拿取超商的糧食救援的家庭需要自己承擔可能的風險,其實也是很合理的,根本不是做不到,而是根本不想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