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丁乙涵
心得:
台灣農村陣線-林樂昕的演講讓我對於中科四期有了初步的概念。先前,對於中科四期的來龍去脈並無法清楚掌握,因此,更不用說能夠對於目前台灣所有發生的類似事件會讓自己真的有所反思與行動了!雖然新聞媒體提供給民眾即時的新聞報導,然而,我們卻很少會去思量為什麼會有人抗爭?他們爭什麼?爭執的背景又是什麼?林樂昕說明中科四期的發生背景是從友達公司所發的公文開始。自1960年代,政府將資源集中在發展科技業上,因此科學園區一間一間地建起。而我是住在南科園區附近的郊區,也曾就讀南科學校。然而,直到現在才真正的開始思索科技園區的迷思,是否科技業真的是發展的保證?開發這廣大的園區時,是否也有農民被迫遷居、被迫妥協農地徵收的條款?直到現在才明白,之前看到南科園區裡有許多工業區的閒置是因為過度開發的後遺症,或是因開發斷斷續續,所以廠商就毀諾走人!這些泡沫化的經濟發展,對於納稅人、被徵收土地的農民、受到波及的生態環境,甚至是政府,都將成為此體系下的受害者。這已不是環保、經濟二選一的對立了!
星期四林樂昕的演講讓我有基本的概念後,在溪州的參訪間,更是讓我有另一種衝擊。水圳導覽時,我們除了瞭解荊仔埤圳是灌溉台灣糧食生產農地的重鎮外,另外,彰化成為台灣地層下陷第二嚴重的縣市的其中原因是這抽水大戶的水利會使農民為了維持生計而須耗資來鑿井、抽水、灌農田!這水權保衛戰讓農民苦不堪言。
面對台灣農業的種種問題,我們除了要開始會重視農業之外,也要願意將理念付於行動以表示支持。農夫市集除了能夠與生產者互動交流來了解這位農友堅持有機種植理念的原因等等問題之外,消費者還能透過行動來支持,且能與生產者產生連結。今天在某種機緣之下,初步的了解陳蒼鄢夫婦堅持的有機理念與實施做法。透過對談知道老闆生產的小黃瓜與番茄是在友善環境下耕種的,而且送至農改場檢驗所檢驗的ND值是零,也就是沒有任何的農藥驗出。除了要讓消費者吃的安心,對於自己理念的堅持其實更是讓我覺得珍惜、珍貴的學習經驗。
另一個是透過地產地銷的概念實施「托兒所在地食材供應計畫」。然而,因為我們無法經驗到、感受到,所以很難去想像在實施的時候所要面對的困境。之前,對於地產地銷是一種很簡單的概念去含括,但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為了改善食物品質的來源,必須打破以前廠商以價格標來採購,而現在會加入評選的限制來改善食材供應的問題。在控管食物方面,也是另一項挑戰。如何尋找適合地產地銷的農民?如何要求農民食物的品質?如何面對農民因天候影響而無法順期產銷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層面有太多是我們無法預期,而這些不光是表面的呈現而已。一個社區該如何支持農業不僅是為了確保農業銷路與收入的問題,也須與實施規畫的進行和配合做調節。
姓名:廖建智
心得:
在去溪州之前,我們已經先從林樂昕的演講中獲得對於中科四期的概念,單單是從經濟層面來看,就能夠指出如此多項的缺失,從全球趨勢來看,科技園區真的還是隻金雞母嗎?這一點是備受質疑的。從生態觀念的角度來看,結果已經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大埔和相思寮的情況已經把事實告訴了我們。
再來是經過溪州一趟的教學之旅,發現當時的建設是完全以人類的便利為主要,U型的水溝水泥設計法,確實是有效的利用水資源,但是我們還是有看到用不到的渠道,這也就是當初路線設計不良所導致的,再來是用另外管線連接到中科預定地用水,本來水資源就已經勉強使用了,還抽去給工業使用,當然是無水灌溉農地,無水就抽地下水是很正常的想法,這在當時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久了,土地無法從以前的土製溝渠取得涵養的水分,地層下陷就發生了,而政府卻要打一個很深很深的洞要去把水灌回去,真是很天真的想法,治標不治本,我也算是溪州出生的人,在以前就是用幫浦抽地下水來用,但是沒有地層下陷或者是缺水灌溉的情況,因為下雨河流就會把水分補充回去地下水,自然是一個循環,但因為U型水泥的水溝,把水完全拒絕與土之外,水又變得很湍急,台灣渠道又不是可以長時間留住水,所以導致現在的情況,中科又來搶水,更是雪上加霜。
溪州推行的有機農業以及在地食材營養午餐,我覺得非常好,但這些都只是走回頭路而已,聽我家人說,以前的農藥肥料也並非是如此便宜,三不五時就來灑跟本不敷成本,有什麼廚餘或排泄物等能當肥料的就盡量使用,,而今是化肥和農業相當便宜,所以為了收成好才會一直灑,導致了中毒的情況。有機的耕作方式會讓農民苦一點,作物可能會歉收,這樣就沒有經濟來源,農民是不樂見的,但是時代進步,健康比財富更重要,將心比心,誰都不想把農藥吃下肚。
我永遠記得吳晟老師的話,地球一定會毀滅,只是要快快的毀滅還是減緩他毀滅的速度,生態系是全台大學最有用的學系,地球減緩毀滅就靠我們了!!!!
((其實我沒聽過社頭芭樂這種東西,因為我是當地人我知道芭樂幾乎都是從溪洲來的,而田中又是主要米廠的所在地,社頭會出現是因為它有個農作集散地,好像都是從那邊集中農作物再拿出來賣的,社頭,就是襪子比較有名吧!))
姓名:邱鈺婷
心得:
彰化溪州為農業大國,前陣子金墩米農藥汙事件證實為大烏龍,這其實是傷及企業形象和農民權利的消息,當政府單位及大公司無法幫百姓們把關時,唯有農民的覺醒,才能給百姓安全的食物,舉溪州小農的例子,陳老闆是專門種有機小黃瓜的產銷班班長,他給我們一個理念,長在樹上的果我敢吃我才願意賣,所以他種的小黃瓜你可以在果樹上就要求他現吃,不用洗,這種精神使的他賣的小黃瓜品質在市價以上,如果小黃瓜紙箱上寫得等級為中,那他賣出去的價錢會是中上,堅持自己對於農產品的價值,口碑建造起來賣出的價格也會翻漲,陳老闆也說到,其實農民種的蔬果都送去果菜批發市場,但果菜批發市場卻是剝削人民最大的地方,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捍衛到農民,就像溪州人捍衛水資源的精神,我們是否也可以創造出我們對於保護農民的凝聚力?參觀濁水溪流域後,我們看到一個趨勢,許多人在農地上放水,使的農地有土壤(大肚山上流下的黑土)淤積在上面,那種土養分價值高,是許多彰化花農會購買的土,放著農地的高價值不耕作反而去賺那一點點小錢,也許這也是溪州人對於農業不景氣的一種無形抗爭吧….想想幾年之後我們的糧食自給率如果更低,又或者是像中科一樣到處併購土地蓋工廠,到時候土地汙染就無法在復育,唯有大眾的覺醒,才能換回我們的土地及人民的健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