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汙染的有機蔬果,我們都想吃,但它貴。有機貨物貼上標簽,卻不知出自何處,你我都曾懷疑。但,環境越變越糟,愛惜生命慎選食材的男女,還是最愛有機。
有一群人,不花時間不花巨費,也不上巴剎,不到蔬果店,他們到臨近的配菜站,就能取得從金馬侖高原直接輸送的有機蔬菜。他們享有的有機蔬菜,來自金馬侖高原的和平農場(Terra  Farm)。
              宅配有機蔬菜的服務,和平農場也許不是大馬第一家。但是,這家農場的送菜範圍卻是最大(檳州、怡保及吉隆坡),菜園面積卻可能最小(6英畝)。
和平農場的菜在下午收割,晚上運送,隔天一大早送到各個配菜站。早上,買菜人把自己的organic  box打開,便見一顆顆一株株微沾著泥土,青翠新鮮的蔬果瓜菜。

心中期盼的讓它實現吧
              這一兩年,不少到金馬侖遊山吹風的訪客,會把和平農場列為必訪之地。每逢周末公假或學校假期,和平農場的主人何婉菁和黃田環就會忙翻天。日常的耕作照常,他們要應對的還有來自四面八方,對有機種植充滿問號,對他們的生活充滿羨慕的訪客。
            夫妻倆和他們的4個小孩,住在這6英畝大的有機菜園附近。他們的菜園,是金馬侖高原其中一個最偏遠的有機菜園。何婉菁的丈夫黃田環,七八年前卸下拉曼學院講師的工作,走出象牙塔投入這片山地,兩夫妻在金馬侖展開全職農夫生活。
            菜園取名和平,背後有段故事。“小時候媽媽叫我上香,每天上香,我都在想,該向佛菩薩求什麽呢?有天我做了決定,就求世界和平吧。後來弟弟出生,爸爸為他取名何平。有了自己的菜園之後,很自然就想到,就叫它和平農場。”婉菁說。
            這一顆和平之心,除了是和平對待環境,也用來和平待客。農場數年前依循提倡有機農耕的“琉璃光養生世界”創辦人雷久南博士建議,進行“配菜籃計劃”,惠人惠己,亦是和平意義的延續。

吃有機菜與農夫分享成果
            琉璃光提倡的,原本是一種消費人支持有機菜農夫的計劃。概念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協助菜農減低風險,增加收入。它由一群社區的消費人結合起來,出資協助農夫。農夫有收成,則大家分享成果,沒有收成的話,雙方承擔風險。
          “在和平農場,消費人並未替我們承擔風險,而以另一種互惠互利的方式運作。我們把菜收割之後,直接運送到幾個城市的指定地點,消費人直接到這些地點取菜,省略了中間人這環節。
              這樣一來,人人有機會吃便宜的有機菜,農夫也能夠有更好收入。”
              這個有機菜園每星期三送一次菜,每箱菜3.3kg,裏頭有6至10種蔬菜,包括豆類,葉菜類,根莖類,瓜果類,通常葉菜類占多數。
              和平農場栽種了20種蔬菜瓜果,平日會有約10種菜同時收成。
              箱子裏會賣什麽菜,依據菜園收成而定。
              這一箱菜,售價32令吉。送菜範圍涵蓋了雪隆、怡保和檳城三大城市。三個城市每周接收約兩百箱有機菜。“配菜計劃開始了2年多,很多人好心建議,怎麽不宣傳?宣傳多了,一定賣得更好。但,我們的菜園不大,沒有密集種植(一些空地用來養牛養羊及種樹平衡生態),客戶太多,可能還無法供應。”

尋求零汙染讓土壤重拾生命
            夫妻倆對有機種植事業的熱心和熱情,和婉菁的家庭背景有直接關系。她的父親何贊能,是大馬資深有機耕種者,婉菁從小就和土地有深厚聯系。何贊能種菜40年,十幾年前轉移向有機農耕發展,努力推廣有機耕種,這些年來分別在雲頂、汝來、金馬侖高原及柔佛開發有機農場,他對有機農耕的熱心和熱  情,讓他多次受邀到中港兩地分享參與有機耕種研討會。
          雖有爸爸的加持,但4年前開拓自家的有機菜園時,兩人亦吃盡苦頭。由於金馬侖山上大部份菜園用上農藥,為了一片純凈、無農藥肥料侵蝕,合乎兩人要求的土地,他們選擇到一塊偏遠、獨立的山區土地開墾菜園。
選定地點之後,兩人建設一條一公裏長的水管,引用山水作灌溉,在貧脊的土地上作堆肥,堅持不用任何化學肥料,以自然的方式自然的運作,把原本已荒蕪的土壤重賦生命與營養。
        “我們算起來很幸運了。這塊地剛租下來時,土是紅泥,底下沒有腐植土,泥土素質非常差。我們努力做堆肥,半年後才開始進行耕種。我們用豆渣、米渣、可可皮等自然發酵成為有機堆肥,改善泥土品質。後來,泥土開始有養分,土壤顏色變深,開始累積大量有機質。然後,泥土松軟了,裏頭就有蚯蚓和其它蟲類,才開始種菜。  ”

回歸土地?除了有機
還有Bio  Dynamic
              金馬侖高原現有十幾個有機菜園,其中有不少是有大財團經營,大事種植生產供應市場。和平農場在這堆同類中,有它獨特之處。這除了實施有機耕種,也撥出一片土地,進行講究大地自然互動運作的Bio  Dynamic耕種法。
              Bio  Dynamic是19世紀的德國社會哲學家史代納(Rudolf  Steine??r)所提倡。史代納是人智學(Anthroposophy)創始人,這門學說充滿靈智的世界觀,用人的本性、心靈感覺和獨立於感官的純思維與理論解釋生活。這學說發展出屬下的教育、藝術、醫學和農業(生機互動農業)流派。
              在生機互動農業的操作下,兩人的菜園,不只用來種菜,部份空間用來養牛養羊,它們的糞便可成為肥料。還挖了水塘,水上種蓮花,水裏有蝌蚪。長大後的蝌蚪,變成青蛙,就是捉蚊蟲的好幫手。至於種植時間,也講究配合日升月落,什麽時辰播種,什麽時候種植,都有自己的一套。至於效果,婉菁說:很好!
              菜園盡量向森林“學習”,保持大自然的原貌,回歸原始,即人類與土地建立親密關系。怪不得婉菁說,這一套BioDynamic耕種法,實行起來,條件比有機種植更苛刻刁鉆。

另一層環保意義
              和平農場每月產量約2000至4000公斤蔬菜,其中一半產量是通過菜箱計劃售出。送菜過程中並沒通過中間人,消費人是直接向農夫買菜,最大好處是農場把菜都賣完,不會遇上頭痛的滯銷。
          “如果我們把菜賣給有機店,店主會挑選顧客愛吃,有市場,外形較美的。這等於說,有些菜賣不出。金馬侖不少有機農場是聯合起來,依據有機店要求提供農產品,它們規模夠大,可以這麽做。我們的蔬菜量不夠他們多,能提供的有限。”
                菜箱的另一層環保意義,是減少塑料袋。蔬菜若在有機店裏售出,必須包成小包出售。若以和平農場替消費人分配好的3.3公斤蔬菜來計算,包裝起來就需要10個塑料袋了。
              當然,通過這種方式買菜,會比到有機蔬果店采購便宜許多。

安親班孩子
每天都吃有機菜
              周三早上的“QQ教室”安親班,傳來朗朗讀書聲。大門外高高疊起幾個紙箱,紙箱裏都是和平農場的有機菜。安親班的主人黃美蓮,一早把有機菜箱帶來這,那是羅裏司機周二晚從金馬侖和平農場直接運送到她家裏,她再載送過來的。
              當小朋友們捧起一棵棵翠綠的菜,雪白的大蘿蔔,小巧的橙紅色番茄,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小臉上雖然興奮,但還是擔心手上的大蘿蔔幹不幹凈,頻頻問:“老師,有骯臟嗎?”在在顯示城市小孩和土地的疏離。
              這群幸福的孩子,每天都吃著和平農場的有機菜。小朋友時不時會把清甜香脆的蘿蔔和生菜直接生吃。和平農場的蔬菜兩年前抵步檳州,黃美蓮是接頭人。她是黃田環的妹妹,以實際行動支持哥哥嫂嫂,通過有緣人把這個劃算的買菜計劃發揚出去。
          “訂菜兩年以來,只有一次遇上狀況。去年年底天氣異常,雨水太多,蔬菜都長不成,長成的又不夠賣,有一周真的沒有菜箱送過來,但顧客都耐心等待,沒有投訴。那是一種很好的默契。”
              除了耐心,黃美蓮還和顧客建立起一種難得的信任。“我要多頭跑,有時在安親班,有時要出外料理雜務,菜就放在家裏和安親班外頭,取菜的顧客若見不到我,會自動把菜錢夾在門縫。”
              大家這麽努力,就為了這一口口零汙染正能量的蔬菜!

              消息來源:光明日報

 

 
點擊率:1718 發布時間:2012-08-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ECO 的頭像
    PUECO

    PUECO的可持續發展概論部落格

    a30541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