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姓名:丁乙涵
心得:
一、 問題歸納:
1. 有機農業的發展歷史 :
 A. 在19世紀末期時,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是追求農業的工業化與商品化,以提高產量。
 B. 1924年,德國人Dr. Rudolf Steiner首先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但是當時有機栽培法並未受到重視。
 C. 二次戰後(1939~1945年),各國因為提升經濟、充裕糧食及達到增產糧食目的,而讓大量使用化肥料和農藥以及實施機械化的耕作。
 D. 1970年代出現能源危機:農地因過度使用農藥化肥而產生貧脊現象,有機農業才受到各國政府所重視
 E. 人們對於環境保護、飲食健康的觀念增加,促使有機農業逐漸變成世界各主要先進國家的先進觀念。
2. 台灣有機農業的發展背景:
 A. 台灣在這狹小的土地上需養活兩千三百萬人口。
 B. 除了實施多樣性作物的栽培外,也施灑大量的化肥與農藥以謀取高產量。
 C. 因為台灣是高溫多濕的環境,容易使有機質分解及養分流失而影響土壤地力的減退,造成農藥殘留在作物上及生態環境的污染。
 D. 在台灣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逐年攀升,而間接帶動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
二、 自己觀點:
  由於有機農業在這幾年逐漸形成一股「綠色浪潮」,很多人都開始大量倡導有機蔬果、有機耕種、有機肥料、有機茶、有機米、有機食品…,有機的名詞不勝枚舉。而在這無形中形成一種「有機信仰」。
  然而,面對大量跳躍式的有機資訊已經讓我們對有機的概念「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的耕作」以偏概全了。通常只要出現「有機」兩字,消費者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這產品我吃了會很健康!大部分報導也都以正面評價來呈現。然而,當新聞提出有機蔬菜沒有更營養、吃蔬菜吃到中毒時,消費者又開始發表許多負面評價來質疑所有的有機農業,而忽略了有機農業本身的內在價值。「那我們到底能吃甚麼?」、「吃甚麼比較健康?」是現在容易浮現出的疑問,而造成消費者一種潛伏性的恐慌。
  有機的概念對於一般大眾而言來的實在突然,只依賴媒體上的客觀報導是無法更有效提升自己這方面的知識,也很難在面對衝擊時做出評估和正確的選擇。因為有機農業是一門很深的智慧課程,一般民眾不易真正完全暸解所有影響的細節,因此,如何在理解限制的範圍內暸解基本的有機概念以及釐清有機農業的意義內涵以及面對負面衝擊時如何做出正確初步的判斷,是我們學習的重要課題。
三、 期末影片呈現目標:
 1. 石岡的有機生態農場介紹與訪談(實際例子)
  A. 地點: 石岡鄉龍興村
  B. 對象: 謝美麗(有機生態農園的主人)
  C. 訪談方向:
    a. 投入有機農業的原因
    b. 實行有機農業的理念
    c. 實施有機農業的做法
    d. 經營有機農業的困境
    e. 目前有機農業的狀況
2. 消費者對於有機產業的疑慮
  A. 問題:
    a. 有機蔬果可以現採現吃?
    b. 廚餘堆肥真的比較好?
    c. 有機食品沒有更營養?
    d. 有機農業的推廣對環境有甚麼益處?
    e. 有機農產品價格高,驗證可靠嗎?
  B. 對象(暫定):
    a. 有機團體: 主婦聯盟
    b. 研究單位: 農業試驗所
    c. 農業改良場
    d. 學者: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3. 目前有機農產品行銷管道(市場與銷路的確保)
4. 有機農業的道德性

【問題歸納及期末影片呈現目標以PPT呈現】

姓名:何萬修
心得:

 

我們這組的小組報告題目是有機農業,我們歸納出來的有這幾個面向:

 

1.投入有機農業的原因 、2.實行有機農業的理念 、3.實施有機農業的做法 、     4.經營有機農業的困境 、5.目前有機農業的狀況,這幾點。 

 

由於我暑假的實習地點就是一個有機農場,在那邊實習的一個月中我是過著農家的生活,所以身在其中的我看到的是有機農業的困境有幾項,如人力的不足、有機農地的破碎化、附近農田的汙染等等,其中我覺得人力跟汙染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因為並不是在這個區塊中的每戶農家都願意做有機,所以都會噴灑大量農藥來殺蟲,我們的阿姨面對這個的解決方式就是在自己的芭樂田外種植高大的芭樂樹當圍籬,來抵擋來自外界的農藥飄散到自家的芭樂園中,由於外面的農地都已經變成了昆蟲墳場,所以有大量的昆蟲會跑到阿姨的田來啃食,加上人力的不足

 

,人力不及蟲力,導致剛開始的幾年完全沒有收入,只能靠阿伯在外當水電工的收入支撐。

 

我們的腳本是參照我實習的地點-美麗的有機生態農園,他位於石岡的龍興里,所以我們會有去那邊走訪以及訪談美麗阿姨關於有機農業的問題,因為阿姨從事有機農業已經有二十年的經驗,所以值得我們參考。

 

 



姓名:廖建智
心得:

 

一、歸納

 

1.台灣做有機農業的地方

 

2.做有機的方式

 

3.政府的幫助

 

4.民眾的行動

 

5.專家的解釋

 

6.有機好處

 

二、觀點

 

  自從加入WTO後,台灣的農業就被進口的農產品比下去,而我們沒有大面積耕作的土地,自然是無法抵抗進口低價的誘惑,然而大面積耕作的地區大多是大量灑肥料與農藥,只要收成好就好,這也就帶給國人吃毒的擔憂,因此,台灣本地農業就有了出路,一個無毒安心自產自銷的耕作方式,但是這對農藥和肥料使用習慣的台灣農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不僅要等待土壤回復到原本的狀態,還要遭受蟲害,持續無法收成的情況會有好幾年,所以要達成有機農業實在不容易。

 

三、影片呈現目標

 

  會以成功的有機農業的農人作為採訪、提問的對象,可能會尋訪有機團體的商店,詢問對有機的理念。


姓名:邱鈺婷
心得:

 

  1. 1.      創有機產業的目的、原因、例子

 

我見我思》正港的台灣農夫

 

退休顧癌父有機菜意外種出名

 

 

 

 

 

 

  1. 2.      區域

 

國際傳真/棄農藥 不丹打造第一個有機國

 

 

 

 

  1. 3.      有機業基本知識

 

【有機農業Q&A(5)有機農產品價格高,驗證可靠嗎?

 

 

農耕筆記/有機農業 對「自然」的加法與減法

 

 

 

 

  1. 4.      新的栽種方式

 

 

 

 

  1. 5.      影片方向:

 

(採訪阿姨)當初創業目的、有機產業面臨困境與問題及阿姨栽種方式,也許還可以問銷售出入之類的。


有機農業對我來說是一種窮人吃不起的食物,也許有機農業的創立就是因為許許多多人在文明裡面生太多病,所以才會有這種理念出來,有機背後到底要訴說甚麼?那就是我們這組要採訪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ECO 的頭像
    PUECO

    PUECO的可持續發展概論部落格

    dyhan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