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楊偲維

劇照

〈環保恐怖份子〉,這支原文片名 Confession of an Eco-Terrorist (環保恐怖份子的自白)的紀錄片,主角便是在全球海域上以「暴力攻擊」貫徹其環保理念,而受指稱為恐怖份子的「海洋牧者」保羅華生。從小擁有一艘獨木舟的 彼得傑布朗,作了保羅的大副30年,在此時,他將多年拍攝的毛帶整理剪輯,以詼諧、帶有自嘲的語調擔當影片主述。

從傑布朗的眼裡看出去,他們的行徑只是調皮小鬼的惡作劇等級,根本不如媒體報導、還有部分國家政府與環保份子指責的那麼極端。的確,有時你透過力持 「客觀」的媒體報導,可以看見事件經過一五一十擺在眼前、卻發現,還挺難進入事件核心去思考的,像這一段2009.12.24的新聞:

日本的南冰洋捕鯨團船隻「第二昭南丸」23日又與環保團體「海洋牧者」發生衝突。當天海 洋牧者派出小型高速艇「阿迪基爾號」貼近「第二昭南丸」行駛,先拋繩索阻船行進,接著射球襲人,再發射綠色雷射光,藉此遮蔽日本船員視線。這起衝突持續約 三個半小時,「海洋牧者」反控日方發射水柱與驅離音波,還危險貼近抗議船隻......

就把這支〈環保恐怖份子〉當作他們的海上家庭生活錄影帶來看吧,即使只是「恐怖份子」的單面說法。

為搏版面 「海洋牧者」演出暴力與激情

劇照住 在尼亞灣這片海域的灰鯨,在國際鯨委會1949年的禁捕令數量由瀕臨絕種而漸漸回復,1994年禁捕令廢止,當地馬卡人決定要依循先人傳統捕鯨。海洋牧者 號趕到了現場,試圖干擾10月即將展開的捕鯨,海洋牧者每天跟在馬卡人的船後面、拉空襲警報、放鯨魚叫聲,一個月過去,馬卡人沒有捕到鯨,跟在船上的媒體 也都倦了,對媒體來說,沒有東西可以報導;因此保羅華生想到尼亞灣堤防上聚集了激憤的當地民眾,就叫副船長麗莎上岸去,民眾丟石頭、推擠、麗莎被警察帶走 的畫面,才是媒體願意報導的事件。

破壞流刺網的捲網器、衝撞1800艘裡的其中一艘船,他們深知僅僅如此無法阻止整個產業,能做的也就是讓媒體有興趣報導、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導演彼 得傑布朗很有意識的呈現出這些「恐怖份子」行徑不只是要嚇阻眼前慘劇發生,更多時候是為了迎合媒體口味。這便讓人深思:為什麼肩負社會責任的新聞記者們只 對衝突事件有興趣?

讓我們鞭笞媒體與自己的重口味吧!在紐芬蘭冰灣,因禁捕鱈魚而失業的漁夫們轉而開始狩獵海豹,他們跟隨在加拿大政府的破冰船後面,將海豹大舉獵捕。 在毛皮已經沒有市場後,為什麼政府要花大筆納稅人的錢、承受不公義的指責為此買單?彼得傑布朗抽絲剝繭,他認為,一旦媒體放送著可愛的海豹被漁夫一隻一隻 擊斃,動保團體便會爭相前往關切、為當地帶來鉅額收入,政府要賺的就是這些錢。

刁難環保人士的是傳統文化嗎?

再回到尼亞灣,過去在這片海域上,灰鯨因為很難抓,馬卡人稱之為魔鬼鯨,他們抓到灰鯨便有一種驕傲。可是現在灰鯨變得很友善、抓到牠們輕而易舉,也很臭、其實不好吃,為什麼當地人還要說是恢復傳統呢? 一份政府文件揭露了馬卡將設加工廠,外銷國外的事實。

這個鏡頭讓人想起2009年〈The Cove(血色海灣)〉紀錄了太地町漁民可能在政府強調海豚是害魚、矇騙吃鯨豚肉是日本傳統的說辭下,每年殺死上萬隻被驅趕進海灣卻沒有被挑選上表演用的 海豚,這其中,獲得暴利的是將海豚賣給世界各地海洋世界的日本政府與商人;高度含汞的海豚肉則變相為鯨肉販售給消費者。

有人表示,他並沒有看過豬牛被殺的場面,但在5~10秒內殺死一頭灰鯨,大概也差不多吧。這個描述,是一記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揮拳與質問:為什 麼殺死豬和牛可以被接受,殺死灰鯨便不能?(好吧,如今也有了人道飼養牛、豬、雞的論點。)若要提出心安理得的回答,是否是回頭問自己,我容許怎樣的事情 在眼前發生?在不被欺瞞的情形底下。 

 

※本片將於2012第八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播映,在10月19日至10月28日,國立台灣美術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與萬代福戲院舉辦。

放映詳情與更多的影片請見: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ECO 的頭像
    PUECO

    PUECO的可持續發展概論部落格

    lucky2004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