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廖建智 (10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摘自公共電視台 新聞網

因為颱風的預期心理,最近菜價飆漲,民眾大喊吃不消,不過買有機蔬菜的人可能發現,菜價是維持穩定的。有機農民說、遇到颱風、剩什麼菜就賣什麼,跟消費者建立起一種合作關係,價錢就不是問題了。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公共電視台 新聞網

您知道美麗的花朵,也可以擁有自己的身分證嗎?成大設立"精緻農業與生物資源研究中心",建立植物分子品種權認證,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怕被仿造,提升台灣園藝植物的外銷競爭力.這個研究中心也積極推動無毒工法,輔導農民如何安全使用微量農藥,讓蔬果上市能做到農藥零檢出。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公共電視台 新聞網

吃肉怕有瘦肉精,吃菜又擔心農藥殘留,很多人想問,到底要吃什麼才安全?有人可能考慮改吃有機產品。儘管國內有機栽培的面積、逐年增加,到今年二月達到5191公頃,在六年內,成長兩倍,不過卻還是只佔總耕地面積的0.6%而已。宜蘭三星居民指出,推動有機農業困難重重,就算費盡千辛萬苦種出有機米,後面還有一大堆難題等著解決。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劉彥萱綜合報導】為推動有機農業,打造永續經營環境,政府協助於苗栗、宜蘭、桃園縣內輔導發展8處有機村,結合特色伴手禮、農村休閒,建構六級化有機產業,創造在地經濟。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保基今(26)日特別表揚14家協助認養有機村的企業代表,感謝企業界關懷在地農民,支持有機農業。

農委會表示,有機農業不單是傳統的一級產業,可結合二級加工及三級行銷,發揮1×2×3=6的加乘效果,成為六級有機產業。有機產業延伸至休閒旅遊及在地文化,在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支持下,推廣協會輔導上述三縣推動其發展六級化產業,提高有機農業競爭力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12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為推動有機農業,打造永續經營環境,政府協助於苗栗、宜蘭、桃園縣內輔導發展8處有機村,結合特色伴手禮、農村休閒,建構六級化有機產業,創造在地經濟。其中有位牧師張興仁輔導宜蘭16位老農民活化休耕地,自產自銷有機的「牧師米」。

在宜蘭蘇澳大南澳的農民,把原本休耕的土地改行有機種植,也讓老農民有了新的出路,而當地的牧師更跳出來協助農民轉型,為了表達感謝,農民把種出來的米取名為「牧師的米」。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9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29日電)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梯田成功復耕,稻穀產量大增,品質也比預期佳,花蓮農改場將持續輔導並解決整地困難等問題。

濱海的石梯坪梯田休耕多年,近年來在部落居民舒米如妮積極推動下,獲得林務局支持開通灌溉水路,花蓮農改場協助水稻品種評估和輔導栽培,終於成功復耕讓「海稻米」問世。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 2012年9月21日-中廣新聞網

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有機村嘗試有機「魚茭共生」栽培模式有成,不但成功種出品質佳的有機茭白筍,更生產出在有機田長大的自然魚。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VBS- 2012年9月22日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摘錄至  台灣醒報/作者:劉運-2012年9月5日

xul4ru04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