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紀元2012年12月08日訊】 前言:魚翅湯是華人餐廳的招牌菜,更被華裔消費者認為是身分的象徵。隨著全球每年約3,800萬條鯊魚被捕殺和棲息地的被破壞,在中餐館遍布的大溫地區,禁魚翅的呼聲從未間斷。事實勝於雄辯,魚翅源自瀕危鯊魚已不容置疑。動物保護組織更是呼籲,在享受佳餚的同時,勿忘保護生態環境。
(大紀元記者陳怡綜合報導】據溫哥華保衛動物聯盟(Vancouver Animal Defence League,簡稱VADL)週四透露,該組織在過去一年對溫哥華和列治文數家參茸行的魚翅進行了DNA基因檢驗,結果顯示76%的魚翅來自受威脅和瀕臨絕種的鯊魚品種,不過當中並沒有加國禁止的三種魚類。
報告表示,VADL在一個暗訪調查中,花費2000加幣從溫哥華和列治文一些參茸行購買了59份魚翅樣本。在經過安省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 的化驗室作DNA測試後,發現76%的魚翅是被《國際保護自然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為受威脅或瀕危的鯊魚品種,其中7個來自雙髻或槌頭鯊。西門菲沙大學(SFU)鯊魚專家達爾維(Nicholas Dulvy)透露,這些鯊魚品種目前在全球處於絕境的狀況。
測試中發現的其他瀕危鯊魚品種還包括:深海長尾鯊、長鰭灰鯖鯊、大眼長尾鯊、鼠鯊及普通長尾鯊。
溫哥華太陽報和世界野生動物組織(WWF)在2010年曾對大溫魚翅品種進行過調查,結果同此次幾乎一致。VADL發言人Marley Daviduk表示,此次調查說明,目前大溫地區依然有瀕臨絕種的鯊魚產品,在市場上流通。由於樣品是烘乾的魚翅,因此無法確認產品的進口日期和出產地。
達爾維指出,在涉及每年5億元的鯊魚銷售市場中,全球每年約有3,800萬條鯊魚被捕殺。而自從2008年以來,有價值1500萬元的鯊魚產品被進口到卑詩省。由於這種過度捕撈和棲息地的被破壞,全球鯊魚數量正在急速下降,個別地區已下跌高達99%。
儘管如此,加拿大聯邦政府並沒有頒布禁止瀕臨絕種鯊魚魚翅銷售的法律,這些高危品種的魚翅仍可在加國市場上合法流通。其原因是因為政府依據《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簡稱CITES)的名單,來禁止進口鯊魚品種的魚翅。而現時CITES只把3種鯊魚列入受保護的被禁止進口範圍內,它們分別是大白鯊、姥鯊及鯨鯊。
但北溫、高貴林和寶滿地(Port Moody)等市都已禁止餐廳出售魚翅。而禁魚翅的呼聲也得到來自溫哥華市議員的響應。溫哥華市議員鄭文宇曾經提出,要與列治文和本拿比聯手禁止魚翅。他表示,報告結果比他預期的更糟糕,他認為在未來的抗爭中需要做一些調整。而無論是被IUCN列為高危品種還是被CITES列為受保護的魚類,都不應過度捕殺。
不過,卑詩省亞洲餐飲協會則一直以售魚翅僅佔生意極小份額為由,為售賣魚翅辯護。協會的David Chung透露,在他的餐廳,魚翅僅佔1%的份額,他們認為禁魚翅是對華人文化的歧視,而魚翅湯多是菜單上的招牌菜。部分餐廳表示,除非加國明確出台禁魚翅的法規,否則將繼續提供魚翅菜餚上桌。
上月,多倫多市政府禁魚翅附例被安省高等法院判定超越市府權力。而同樣有禁魚翅附例的密西沙加市本週一(12月3日)表示,計畫將有關附例發給市議員討 ,而在等候期間,執法部門會如常執法
(大紀元記者陳怡綜合報導】據溫哥華保衛動物聯盟(Vancouver Animal Defence League,簡稱VADL)週四透露,該組織在過去一年對溫哥華和列治文數家參茸行的魚翅進行了DNA基因檢驗,結果顯示76%的魚翅來自受威脅和瀕臨絕種的鯊魚品種,不過當中並沒有加國禁止的三種魚類。
報告表示,VADL在一個暗訪調查中,花費2000加幣從溫哥華和列治文一些參茸行購買了59份魚翅樣本。在經過安省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 的化驗室作DNA測試後,發現76%的魚翅是被《國際保護自然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為受威脅或瀕危的鯊魚品種,其中7個來自雙髻或槌頭鯊。西門菲沙大學(SFU)鯊魚專家達爾維(Nicholas Dulvy)透露,這些鯊魚品種目前在全球處於絕境的狀況。
測試中發現的其他瀕危鯊魚品種還包括:深海長尾鯊、長鰭灰鯖鯊、大眼長尾鯊、鼠鯊及普通長尾鯊。
溫哥華太陽報和世界野生動物組織(WWF)在2010年曾對大溫魚翅品種進行過調查,結果同此次幾乎一致。VADL發言人Marley Daviduk表示,此次調查說明,目前大溫地區依然有瀕臨絕種的鯊魚產品,在市場上流通。由於樣品是烘乾的魚翅,因此無法確認產品的進口日期和出產地。
達爾維指出,在涉及每年5億元的鯊魚銷售市場中,全球每年約有3,800萬條鯊魚被捕殺。而自從2008年以來,有價值1500萬元的鯊魚產品被進口到卑詩省。由於這種過度捕撈和棲息地的被破壞,全球鯊魚數量正在急速下降,個別地區已下跌高達99%。
儘管如此,加拿大聯邦政府並沒有頒布禁止瀕臨絕種鯊魚魚翅銷售的法律,這些高危品種的魚翅仍可在加國市場上合法流通。其原因是因為政府依據《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簡稱CITES)的名單,來禁止進口鯊魚品種的魚翅。而現時CITES只把3種鯊魚列入受保護的被禁止進口範圍內,它們分別是大白鯊、姥鯊及鯨鯊。
但北溫、高貴林和寶滿地(Port Moody)等市都已禁止餐廳出售魚翅。而禁魚翅的呼聲也得到來自溫哥華市議員的響應。溫哥華市議員鄭文宇曾經提出,要與列治文和本拿比聯手禁止魚翅。他表示,報告結果比他預期的更糟糕,他認為在未來的抗爭中需要做一些調整。而無論是被IUCN列為高危品種還是被CITES列為受保護的魚類,都不應過度捕殺。
不過,卑詩省亞洲餐飲協會則一直以售魚翅僅佔生意極小份額為由,為售賣魚翅辯護。協會的David Chung透露,在他的餐廳,魚翅僅佔1%的份額,他們認為禁魚翅是對華人文化的歧視,而魚翅湯多是菜單上的招牌菜。部分餐廳表示,除非加國明確出台禁魚翅的法規,否則將繼續提供魚翅菜餚上桌。
上月,多倫多市政府禁魚翅附例被安省高等法院判定超越市府權力。而同樣有禁魚翅附例的密西沙加市本週一(12月3日)表示,計畫將有關附例發給市議員討 ,而在等候期間,執法部門會如常執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