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聯合報╱採訪/吳淑君、羅紹平、簡慧珍、陳信利、柯永輝、施鴻基 2012/11/17
每次食品檢驗有問題,消費者已經吃下肚,為了食米安全,包括宜蘭、彰化、嘉義與台東等縣市政府都表態,願意添購檢驗設備,以及推動契作代耕。
宜蘭縣長林聰賢說,契作代耕是守護土地最好方式,三月即配合綠色博覽會推出有機樂活認同卡,為小農撐腰;有機樂活卡每張兩千元,認養縣內五個有機專區的稻米,收成時換回廿斤的米,還有門票、住宿等優惠。
他表示,今年消費者共認養了四十點九公頃稻田,為宜蘭農民帶進一千一百廿二萬元,「契作代耕讓農民清楚清費者在哪裡,是很棒的合作」。
台東縣農業處長劉榮堂指出,網路農場是台東縣長黃健庭就任後的重要施政之一,近兩年來以促銷釋迦等水果為主,明年將導入「台東良質米契作銀行」概念,開放國內民眾認養良質米。
彰化縣稻米產銷專業區逾九百公頃,縣府願參考成功案例,建立契作媒合平台。縣長卓伯源說,彰化縣稻米今年出口到新加坡、日本、英國等地,國外吃得到彰化好米,台灣民眾更應經由契作代耕,享用當令的彰化鮮產食米。
為重建消費者信心,彰化縣政府願意添購檢驗儀器,農業處長張基郁說,「農藥檢驗技術不難,只要中央點頭,我們就可以做」。每部檢驗儀器約八十萬元,縣政府視財源購買一部以上,不定期抽驗稻穀及市售白米。
宜蘭衛生局正向中央爭取購置一台可檢驗農藥殘留的儀器,以後驗蔬果、白米農藥殘留就不用外送。
雲林縣長蘇治芬說,縣府限於人力及財力,無法大規模檢測市售白米,但農業處早已針對有機農業及生產履歷等兩項白米進行抽驗農藥殘留,分送虎尾科技大及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化驗,另由衛生局針對市售白米進行重金屬抽驗,分工合作、層層把關。
全文網址: 契作代耕、嚴把關 挽回食米信心 | 食米安全誰把關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7505029.shtml#ixzz2CRpxlSdp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