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勳騰/銅鑼報導〕銅鑼鄉「假日有機農夫市集」成立1個多月,週休2日人潮不斷,15日上午10點將舉辦有機飲食百匯餐會,讓民眾品嚐豐富的有機美食料理,每人400元,預約電洽0932-830-541。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存薇/專訪

推動有機農業,卑南鄉農友吳金洺以自身耕種經驗,也走出一片天,他說,台東自然條件真的很適合發展有機農業;而做有機,不是為了產品賣高價,而是體認到農藥、化肥對環境生態、自身都有害,回歸自然才是最健康的作法。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傅潮標/苗栗報導〕勞委會職訓局委託苗栗縣總工會辦理職訓課程,將開3個班次,有網路行銷拍賣班、有機農產栽培班、飲料調製班,必須酌付自費額,電洽327-905、327-909。

網路行銷拍賣班課程,有網路開店通路介紹、評價信用制度、客戶棄標補償規則、交易未完成處理制度、網路拍賣申請資格流程、產品與網路店面美化設計、網路購物商城的建立,並觀摩網路開店的成功案例。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洪臣宏/林園報導〕東林社區「憶思園」原是林園鄉登革熱首例爆發點,無人敢越雷池一步,如今搖身一變成了藥草園,戶外教學最夯景點,居民並以自產藥草調配「健康茶」參加縣府社區產業計畫,所得捐做公益。

憶思園去年9月開闢,這處300坪土地曾是列管髒亂點,如今綠意盎然,種植超過150種常見藥草,也有如蓮葉桐等保育類藥草,成了戶外藥草教室。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題報導、攝影/洪美秀

有機產品琳瑯滿目,消費者購買時要如何辨識?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副署長蘇德明表示,有機產品可分成蔬果類及稻米類及畜牧業,產品要標示有機,都必須經過認證機構認證,才能張貼標章,有機產品都有產品履歷及證書字號,若發生問題,就可從標章上的字號追查來源,保障消費者權益。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羅正明/平鎮報導〕桃園縣平鎮市蔬菜產銷班引進日本岡田茂吉自然農法(MOA),耕種方式遠比有機農業還嚴苛,強調生產也要兼顧生態平衡。蔬菜班班長謝賢增說,自然農法不僅能讓所有生物都能共存共榮,蔬菜賣價也提高2、3倍,好處多多。

採用自然農法的農民包括謝賢增、黎忠懃、詹介情、陳盛雙、沈朝揚等,面積僅有3公頃,每年產值增加到1100萬元。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花孟璟/光復報導〕直接向農民採購,可以幫助農民減少中間商剝削!花蓮光豐地區農會昨在馬太鞍溼地遊客最多的欣綠農園,舉辦農民市集,現場有多種有機蔬果、野菜,農民吳展治栽種的有機黃豆更是造成搶購,一包120元的「花蓮一號」品種無基因改造有機黃豆,一下子就賣光光!吳展治說,有機栽培成本雖然高,卻是更健康的選擇。

來自光復鄉大豐村有機農業專區內,小農民自種的小白菜、紅蘿蔔、白菜、青江菜等有機蔬菜;阿美族人栽培的爽口過貓蕨菜、甜脆的牧草心、帶點微苦的木鱉子、龍葵等野菜,還有光豐地區農會以當地特產的紅、黑糯米,製作成小包裝米、龍鳳米,琳瑯滿目的健康蔬菜,來到馬太鞍溼地遊玩的民眾大包小包帶著走,不但把健康帶回家,也可幫助小農民有更好的收益!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存薇/專訪

原本在台南開電氣行的楊坤城老早就是荒野協會成員,很有環保意識,他說,八、九年前開始學有機農業,準備回鄉耕作、照顧老母親,後來接觸到秀明農法,對於「維持生物多樣性」這點很感興趣,「如果可行,為什麼還要添加資材呢?」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存薇/專題報導

台東縣地大人少,八成以上民眾依賴農業為生,近年來採用有機肥、不用除草劑、化肥及農藥的有機農業開始蓬勃發展,也獲得消費者回響;不過,其中更有一群堅持理念的「傻瓜」農夫,採用無農藥、無肥料、草生、自家採種、不防治及用愛心的「秀明自然農法」。

tn007115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泰普吉傳統農業 面臨生存威脅

 
摘錄自2012年8月15日中央社報導

catcat123452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