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官田第一個獲得林務局與慈心綠色保育標章認證的菱角田,不但保留了水雉繁殖棲地,友善環境的做法,連台北 赤蛙、鉛色水蛇都回來了。加入綠保的農民皆肯定不噴灑農藥、讓農業永續的做法,他們希望更多人加入綠保的行列,在國母山腳下種植的農友許萬芳說,只要知道 自己不孤單,這條路就可以走下去!

夜訪菱角田

要知道這裡生物種類有多豐富,非得晚上一探農田不可。上週五(5日),在初秋有點涼意的夜晚,由林務局主辦的媒體參訪團,一行20多人隨著嚮導林青峰從葫蘆埤公園旁的產業道路,沿著農田漫步,讓感官吸收來自農田的訊息。沿路大多為慣行農田,偶有蟲叫聲外,顯得十分安靜。

具有多年嚮導經驗的林青峰說,慣行農田和無毒耕作環境的農田,一到晚上,差別很大。慣性農田偶而傳來幾聲孤鳴,大都十分沉寂,讓人不免想到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而只要有塊田不噴灑農藥,生物就會聚集,顯得生意盎然熱鬧非凡。

來到綠保契作田,雖然不如預期的喧鬧,仍碰見許多台灣農村好久不見的野生朋友,在農田邊探頭的鉛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台北赤蛙(Rana Taipehensis)、在遠處跳躍的金線蛙(Rana Plancyi)、小雨蛙(Microhyla Ornata),林青峰也找出一隻負子蟲公蟲,背上的卵正逐漸孵化為小蟲;還有會從腹部腺體噴出醋酸禦敵的台灣鞭蠍(Typopeltis Crucifer)。另一邊,同樣是契作農的水菱農場生態池,草花蛇(Checkered Keelback)覓食過程全都被紀錄下來。

低海拔農田生態,幾乎都可在綠保田裡觀察到。台灣農村的幾種水蛇,鉛色水蛇、唐水蛇、赤腹游蛇,都因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開發所及,族群數逐漸減 少,處境不下於台北赤蛙,但台灣人普遍厭惡蛇,因此甚少被提及其為難的處境。林青峰說,鉛色水蛇必須在乾淨的水源才能生存,是淨水指標,而且牠們十分怕 人,除非遭遇到立即的威脅,並不會咬人。

無論是台北赤蛙、金線蛙、鉛色水蛇,都屬於需要保育的對象,但在水雉撐起的這把保護傘下,幸得一片可依存的棲地。

跪採菱角謝天地

稍早之前,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安排下,參訪團成員,也親自到菱角田體驗採菱角。只是園區內的菱角田,不像與水稻輪作的菱角田,顯得比較深,因此必須站著採菱,無法如正港菱角農採收時採取跪姿。

跪著採菱角有謝天謝地感恩的意味,綠保契作農余丁安的農田中還豎著傳統以樹枝挾著紙錢敬奉土地公的作法。雖然還不到農曆9月菱角盛產期,田裡四處可見農民採 收的蹤影。此地因烏山頭水庫以及嘉南大圳,水源不成問題,數十年前農民發現一期改種菱角收成不錯,並蔚成風氣,造就了官田獨特的菱角產業。

看到一群人來訪,余丁安十分開心,他說,不碰農藥,對土壤土質以及消費者的健康都交代得過去,「專家都說全球都暖化了」因此為保護地球盡一分心力。

余丁安說,種菱角比種水稻辛苦,無法借重機器,只能仰仗人工。他以2.5分地種植菱角,全靠自力採收,沒有聘僱其他人力,他說,價格雖較佳,也只是賺回人工的錢。

不怕辛苦只怕孤單

今年新加入的許萬芳即投入6分耕地進行綠保耕種,去年底,慈心評估他的農田具有優良的土地,渠道也在旁邊,適合發展有機耕種,因此鼓勵他加入。他認為有伴、不落單很重要,此次國母山有幾位農友做伴一起加入,讓步伐更堅定。

許萬芳說,在慣行農民眼中,種綠保是「怪咖」,紛紛要他放棄。一分地生產的可能只有慣行的1/4,而且除草除蟲都更加辛苦,收入粗估降一半。「但是為了健康、後代子孫以及永續經營,還是值得。」

漫漫保育路

官田水雉保育一波三折,從高鐵路線經過葫蘆埤水雉度冬棲地,一直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成立,豎立國內外生態補償的保育範例,沒想到園區外農法改變,從插秧到直播,使得辛苦建立的保育成效,一夕變色。

接連兩年水雉成群死亡案例,是危機也帶來轉機。在保育對策上,台南市政府長年來即有獎勵農田護巢育雛的策略,此次則鎖定將水雉留在園區內的做法,因此修復園區外的台糖15號井,使得園區內長年保持溼地狀態。

林務局則著眼園區內外可供水雉繁殖、覓食的棲地,首先,提供應急的插秧補助,讓緊鄰園區外的32公頃農田恢復插秧的方式,果然,水雉死亡數字明顯下降;一方面與慈心基金會推動接近有機的耕種方式,發展出「綠色保育標章」認證,水雉不再集體死亡,當地菱角田生態系更顯生機。

保育不能脫離生產

加入綠保的農民由去年的7戶3.22公頃增加為18戶9.11公頃,相較於官田菱角田400公頃,比例還很小。在當地推動綠保耕作的楊從貴,即以 400公頃為目標,期待能透過農法改變,更友善萬物大地。他也和幾位夥伴在此租地、耕種成立「水菱農場」,並成立「友善大地」的銷售通路,讓保育落實在生 產面,保障農民生計,以免落於空談。

楊從貴說,水菱農場附近不到1甲從事綠保耕種的農地就孵出5巢水雉,相對周邊廣袤的農田,往往只聽說1巢水雉;台南市政府續獎勵農友守護田中水雉鳥巢及孵成鳥,孵出1~2隻水雉幼鳥,獎勵4000元、3~4隻8000元,也是農民的一大收入。

「現代保育學觀念,除了生態系之外,還須兼顧居民生計、傳統知識保存以及聚落發展等,維繫生物以及人類福祉的重要功課。」林務局保育組技正林華慶 說,農田是台灣的第二大生態系,維持長期而穩定、富週期性的人為擾動,不同時節孕生不同物種,形成農田生態系的獨特性。而官田農田,每逢5月便種植菱角的 特性,吸引水雉到此築巢繁殖,孕育下一代,因此,居民自主的保育,會比畫設保護區更具實質功能。

【摘錄自2012年10月8日台灣環境資訊中心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ECO 的頭像
    PUECO

    PUECO的可持續發展概論部落格

    betty820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